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,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。

人口数据陆续公布 多地打造人才聚集高地

文 / 小亚 2025-04-27 08:01:06 来源:亚汇网

  人口数量是体现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。近日,各地陆续公布人口数据,不少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依然强劲。其中,贵阳、长沙、南昌2024年末常住人口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9.96万人、10.39万人、10.22万人。

  人口是人才的基础,人才兴则事业兴。近年来,多地持续培育产业优势,完善人才引进政策,优化城市居住环境,打造人才聚集高地。

  以产业引才

  产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。南昌近10年来能保持中高速的人口流入,正是得益于自身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。2024年,南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国省会城市“第一方阵”,全市亿元及以上工业项目总投资突破2500亿元,挺进2024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城市。

  南昌市科技局局长翁贤杰介绍,近年来,南昌市加快区域科创中心建设,聚焦产业一线用人,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。目前,全市已建立市级及以上科技研发平台798个,其中国家级平台9个,省级平台267个;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,南昌进入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名单。

  贵州省自2021年以来大力实施“强省会”战略,全力推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。近年来,贵阳坚持“大抓产业、主攻工业”,大力实施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、装备制造、磷及磷化工、铝及铝加工、健康医药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,积极抢抓数字经济、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。2024年,贵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%,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。

  2013年以来,贵阳贵安凭借自身优势,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,吸引包括华为、腾讯、苹果、阿里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,目前已形成涵盖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处理、应用等环节的完整大数据产业链,对相关产业人才形成较强吸引力。

  长沙以前沿产业做支撑,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六位,获得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、全国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城市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等“国字号”荣誉。目前,长沙打造了工程机械、先进储能材料、电子信息、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千亿元级制造业集群,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、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。

  去年以来,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,“一城一区三基地”建设稳步推进,研发企业(中心)集聚工程、战略平台支撑工程、创新能级提升工程、产业集群赋能工程、成果转化增效工程、科技人才强基工程、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七大工程加快推进,加速形成的高品质创新生态,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深厚沃土。

  以政策聚才

  政策是否完善、能否落地是招引人才的重要因素。贵阳坚定不移实施“人才兴市”战略,聚焦人才的引、育、用、留4个环节,全力打造“筑才”品牌,深入开展大学生“留筑”行动,努力成为“全省人才蓄水池”。

  贵阳贵安聚焦“卡、钱、户、房、岗”五大要素精准发力,人才政策吸引力不断增强。出台了“最宽松”落户政策,中专毕业即可落户。针对外地来贵阳求职、考试、面试的青年人才,提供7天至30天内免费住宿。贵阳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蕊介绍,贵阳将持续优化人才政策,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,让更多人才既能“乐业”也能“安居”,让更多人到贵阳筑梦、追梦、圆梦。

  在长沙,12家青年人才驿站为前来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4天3晚的免费住宿;“湘青创”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创客们提供全方位支持……长沙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从“长沙人才政策22条”“升级版45条”,到“研发人才政策10条”,再到出台《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》等,为青年创新创业消除后顾之忧。

  近年来,南昌大力实施“人才强市”战略,先后制定出台“人才10条”、新“人才10条”政策,累计兑现人才生活补贴、购房补贴超40亿元,惠及人才超29万人次;锚定每年吸引“10万人才”来昌留昌目标,持续开展“百场校招”“万名学子看南昌”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。2024年,南昌入选“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”,同时还入选“2024年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”和“2024年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”。

  傅裕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,留学归国后扎根家乡,创立了公司。“南昌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给予了专项扶持,从企业注册绿色通道到知识产权快速登记,提供一条龙服务,真正解决了初创企业的痛点。”傅裕说。

  以环境留才

  建设好的人居环境,才能让人才不仅想来,更留得下。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,推进“园区、校区、景区、城区、社区”五区融合的“创新生态圈”。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、湘江科学城、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重点区域,布局青年众创空间、创业梦工厂等,为小微科创企业提供低成本、全链条的成长空间,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长沙创业、圆梦。

  长沙市将重点完善托育设施、优质幼儿园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缓解青年“抚幼赡老”压力,让青年轻装上阵、安心发展。同时,未来5年将建成超100公里潇湘健身步道、50处社区体育公园,让城市处处可见青年跃动的身影。

  近年来,南昌在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住房方面加大投入,建成海绵城市达标面积约180.8平方公里。创建城市客厅“席地而坐”示范区25个,建成绿化示范路18条、城市绿道12条、口袋公园8个、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25个,空气质量指标优良率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。

  “下一步,南昌将更加注重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、更加注重政策与服务协同发力。”南昌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高世文表示,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才关心的住房、医疗、子女教育、老人康养等问题,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。

  贵阳大力推进“千园之城”建设,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、废弃用地等,“见缝插针”修建“口袋公园”,满足市民休憩、散步和锻炼的需求。据统计,目前贵阳市各类公园总数已达1025个,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的城市公园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“我们的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改造,而是城市功能重构与民生福祉提升的系统工程。”贵阳市城市更新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在城市更新中融入智慧社区、文化记忆、安全韧性等现代城市发展理念,真正实现“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”的改造目标。

相关新闻

加载更多...

排行榜 日排行 | 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