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下周一(4月28日)开始,金融市场将迎来繁重的数据发布日程,包括美国第一季度GDP初值、美国4月就业报告、日本央行利率决议以及欧元区初步通胀和GDP数据等多项重磅经济指标。
综合技术面与基本面,美元指数短期方向取决于两大因素:其一,能否有效突破4小时图上轨100.1423及100.00心理关口;其二,市场对贸易关系预期的持续性。若消息面维持缓和基调,且价格站稳99.525上方,则美元指数可能延续反弹,目标指向100.80-101.20区域。反之,若收盘价失守99.525,或基本面出现利空反转(如贸易谈判再度陷入僵局),则指数可能重回震荡格局,甚至测试98.50附近支撑。
美元:关注GDP和就业数据
基本面可能是美元近期的主要驱动因素,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的转变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评论称,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紧张关系有可能缓和,并补充说若与其他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,关税将大幅降低,这一点也得到了特朗普的证实。此外,美国总统不再进一步攻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,这减轻了对美联储降息的压力,从而可能使其对美元发挥支持作用。
从货币政策角度看,市场预期偏向鸽派,期货市场表现暗示,交易员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中按兵不动,但同时也在为年底前三次降息做定价。然而,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似乎对大规模降息持怀疑态度,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建议保持耐心,同时评估美国关税对经济的影响。
宏观经济方面,市场特别关注周三将发布的美国第一季度GDP初值,预计增速将明显放缓。如果该数据重新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,可能会令美元下跌;而增速可能加快则或缓解市场担忧并支持美元。周五市场关注美国4月就业报告,预期数据将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放缓,如果确是如此,可能会打压美元,因为这可能强化市场对美联储的鸽派预期。
消息面扰动与月末流动性风险
尽管技术面显示美元指数存在上行潜力,但基本面矛盾仍存。一方面,市场对贸易政策调整的预期为美元提供了支撑,尤其是空头回补需求推动其短期反弹;另一方面,中方对谈判进展的否认态度,以及美国单方面的关税言论,使得市场情绪处于摇摆状态。知名机构分析指出,若本周收盘价能站稳99.525(3月-4月跌势的23.6%回撤位),则可能确认短期底部形态,反之则需警惕“多头陷阱”风险--即价格假突破后迅速反转。
此外,月末美元再平衡资金流可能对汇率产生扰动。历史数据显示,月末机构持仓调整常引发汇率短期波动,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收紧或宽松引发的价格异动。
美元指数技术走势预测
小时图:短期动能偏多,关键阻力待突破
当前60分钟图显示,美元指数报价位于布林带中轨(99.5447)与上轨(99.8968)之间,且短期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:绿色12周期均线(99.6666)上穿红色26周期均线(99.5050),形成金叉信号。这一结构表明,价格在60分钟级别的上行动能正在增强。RSI指标(57.21)处于50上方的强势区域,既未超买也未显疲态,暗示短期买盘力量仍有延续空间。
从形态上看,美元指数在亚盘时段回踩中轨后迅速反弹,显示中轨附近存在较强支撑。若价格能站稳12周期均线并突破布林带上轨99.8968,则可能打开向100.00整数关口的上行空间。不过需警惕两点风险:其一,若RSI快速回落至50下方,可能引发短线多头获利了结;其二,若价格跌破中轨支撑99.5447,短期趋势或转为震荡,下方支撑可关注26周期均线99.5050及下轨99.1938。
日线图:中期结构改善,突破动能需验证
技术日图显示,美元指数的技术形态更为积极。布林带开口略微扩张,中轨(99.3201)已由走平转为上行,价格持续运行于中轨上方,且绿色12周期均线(98.5885)上穿红色26周期均线(99.072),形成中期金叉信号。RSI指标(58.20)同样位于50上方,但距离超买区仍有距离,表明中期上涨动能尚未充分释放。
当前关键阻力位于4小时布林带上轨100.1423,若价格突破该位置,则可能进一步挑战100.80-101.20区域(对应2025年峰值至谷底的23.6%斐波那契回撤位及21日均线)。然而,中期趋势的延续需依赖基本面支撑。若市场对贸易关系的乐观情绪降温,或价格意外跌破26周期均线99.072,则可能触发回调,下方支撑需关注99.10及98.60两档。
(亚汇网编辑:小七)